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傳統以講授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孩子們對課程產生興趣,反而有可能使學生對某些課程反感和厭惡。導致很多學生都是心不在焉地坐在課堂上,長期下去可能導致學生對學習感到失望和沮喪。如果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就會使學生自主學習,并且享受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二)自主學習會增強教學效果。
興趣和好奇心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在課下也會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和思考,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設計相關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學生自身未來發展的需要。
自主學習不僅是小學美術教育相關的重要課題,而且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今后生活和事業發展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人,為針對某些領域或難題進行自主的學習研究,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競爭[2]。
二、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策略
(一)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改變傳統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經常帶領學生參加畫展,讓學生感受藝術的氣息。看展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這里畫的是什么?你猜猜畫家畫這幅畫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這樣的問題能誘發學生的思考,然后給學生解釋畫家是如何進行創作的,為他們以后創作提供方法和素材。參加各種各樣的畫展,還可以讓小學生領略大家的風采,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新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給大家帶來的美好和歡樂。另外,教育工作者在設置課堂內容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分工,這樣培養同學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發掘自身潛能。
(二)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積極主動和自主學習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圍。教師們必須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氛圍會促進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學生才會變得心情愉悅,思維才會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教學中老師們要顛覆傳統教育理念,避免老師“一講到底”,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的新理念,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有所樂、學有所得[3]。
(三)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一般學校的美術欣賞課時都比較少,教師們不能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對學會自身能力的發掘。完成一副好的美術作品,不僅靠老師上課教授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其中,所以老師們應該為學生提供自主創作的空間。如老師可以從童話故事引入,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隨后提出一些問題:小朋友們能不能把太陽變成自己的爸爸?這樣創造性的問題會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再從形狀、色彩和表情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描繪出他們內心中的太陽形象。不僅能激發學生自主創作興趣和能力,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一些作品的欣賞,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創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開闊大家的視野,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提高美術老師的素質。
一、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美術欣賞的心理
1.小學生進行美術欣賞,無意識性較強,常常憑第一印象論感受。他們的感受將是粗略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他們觀其形、看其色、悟其神。譬如:指導低年級學生觀看繪畫——《美麗的風箏》時,既讓他們看風箏艷麗的花色,又引導他們仔細觀察手帕的精湛藝術,既欣賞它的形式美,又欣賞它的神韻美。
2.艷麗的色彩博人眼球,濃重的色彩能強烈刺激小學生的視覺神經,吸引他們欣賞。湛藍的天空,濃綠的草木,金黃的沙丘,鮮紅的花朵……它們色彩鮮艷,亮麗顯眼,最能激起小學生的欣賞興趣。
3.小學生在欣賞作品過程中,常會根據自己的已有認知水平認識作品、觀賞作品。對反映他們生活的熟悉的藝術作品大都愿意看,能認真觀賞。譬如,農村的小學生對低矮的村舍、松散的籬笆、青青的田園、翠綠的山崗比較熟悉,所以關于這方面素材的美術作品,農村小學生感到親切,樂于觀賞。
二、創設情境,培養小學生欣賞興趣
小學的美術欣賞教學可分為:視覺感受、意象感受、審美心理和心境共鳴四個層面。即,先有視覺,再到審美感受,最后產生情感共鳴。審美的視覺、意象感受的外部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情境”,要使小學生獲得審美感受的興趣,就得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好欣賞情境的獨到創設。學習興趣具有推動美術觀賞的作用。它能讓小學生輕松享受學習,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年齡較小,興趣常主導著學習。美術欣賞課上如果教師搞滿堂強制灌輸,小學生被迫呆呆地聽,課堂將是乏味低效的,如能創設情境,用靈活的方式、鮮艷的色彩加以調節刺激就能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小學生觀賞興趣。
三、課堂觀賞合理安排、突出主體重實效
1.胸有成竹進課堂。上好美術觀賞課,重要的是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通過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做好欣賞課前的基礎工作。
“備教材”就是課前研讀教材。教師要弄清教材編排的順序、意圖以及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教師只有理解教材、熟悉教材,上課時才能駕馭教材,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地指導小學生學好美術。尤其是美術觀賞課,教師課前必須對作品藝術品的本身,作者生平、創作背景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全面領會,做到胸有成竹地進課堂。
“備學生”就是了解小學生的興趣、基礎、成長經歷、家庭背景情況。它關系到因材施教的實施,關系到能否順利完成美術觀賞教學的任務。要了解小學生的真實情況教師課前需深入班級摸底調查,深入家庭搞走訪。只有在真正了解小學生的前提下,才能確定教學思路,采取有效手段,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學內容。
“備教法”就是選擇美術觀賞課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和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征,因地制宜地選擇方法設計教學,方能取得最佳的美術觀賞效果。
2.帶著問題去欣賞。課堂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實際水平設置問題,引導小學生帶著問題看圖畫、看作品,思考問題、欣賞作品,學生也可自己質疑,在質疑中觀看、想象、欣賞,并將自己的觀賞所得拿出來跟同學、老師談,通過交流,活躍氣氛、提高興趣、激起想象、激活靈性,使小學生獲得更好的欣賞體驗。
3.鼓勵欣賞多表達。小學美術欣賞課要避開教師一言堂現象,學生觀賞美術作品的感受要讓他自己有條理地說出來。要讓小學生練習表達,鼓勵他們先說清楚一個點,再描述好一小片,最后說好整個畫面;要鼓勵他們努力說得通順,說得全面,說得美好;要鼓勵小學生把作品的好通過自己美得語言表達出來,使觀賞的學生體會得更深刻。
四、擴大視野學欣賞
小學美術欣賞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的,課外只是必要的補充。我們在抓住課堂教學主體的同時,還要創造條件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美術觀賞生活。可以通過進美術館、陳列室、展覽廳參觀,也可以通過走街串巷看雕塑、建筑以及上網找大師的藝術作品等渠道進行藝術欣賞,它的形式是多樣的,方法是靈活的。就以舉辦專題展覽為例來說吧。舉辦專題展覽學習美術欣賞,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輔助形式。它是通過對某類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專門組織小學生觀賞的活動。如,在學完“我國傳統剪紙藝術”這部分內容后,便可選擇傳統剪紙藝術的照片、投影、實物集中展示供學生欣賞,讓小學生在欣賞中了解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的特點,接受美的陶冶,增強民族自豪感。
社會的快速發展,藝術也與時俱進,教材已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內容,大自然,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世界也是學生的重要課本.這就要求現代的美術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面,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深入研究欣賞課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大膽的探索、創新,讓欣賞課確實達到欣賞目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形成個性,晚上人格。
【參考文獻】
[1]史新粉.小學美術欣賞課互動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1,(43).
關鍵詞 : 多媒體;小學美術;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使學生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當教師有了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才會不斷吸收先進教育理念,學習現代化教學設備,制訂完善的教育教學方案。多媒體背景下的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切實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積極制訂創新授課方案,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否,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是否高漲,精彩的教學內容能夠點燃學生的美術興趣,切實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但是縱觀現階段的小學美術課堂,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師只是把美術教學定義為教學生如何畫畫,這樣的教學定義,很容易讓課堂內容變得單一且枯燥。而事實上,小學美術教學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除了指導學生繪畫技巧,還可以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同時,還可以設置多樣化實踐活動,來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學生藝術素養。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用心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并將生活中多樣色彩通過畫筆呈現出來,促使學生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但是這些內容在現階段美術教學活動中,都未能得到全面體現,所以常常致使課堂教學變得單一且沉悶。[1]
(二)教學方式較為落后
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活動,對學生的美術學習和教師的授課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縱觀現階段美術課堂活動,首要問題是教學內容單一,主要是教師依據教材,幫助學生掌握繪畫技巧,這樣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落后,從而導致出現教學方式落后這一問題。在當前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部分教師仍保持著陳舊的教育理念、教學心態,并采用填鴨式的授課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整個課堂沒有太多靈動的氣息,師生間的互動性也不夠強。然而美術學科本應該是靈活多彩的,如果整個過程未能使學生感到樂趣和放松,并產生積極參與的動力,將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這一問題的出現,需要教師能夠有所認識,并迅速捕捉到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授課活動。[2]
(三)教師專業有待提升
專業素養的提升與發展,是教師高效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因素,要想增強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質量,需要學校積極建立組織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但是縱觀現階段美術教學活動,我們可以發現,教師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部分教師并非美術專業畢業,在開展授課活動時,只是依據教材大綱進行機械式的傳遞,對于很多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工作的開展,了解還不夠深入,容易在教學期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對于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吸收理解及運用力還有待提升,在課上,也疏于對先進教學設備進行靈活使用。這些問題的出現,會致使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效率大大降低,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會出現很多阻礙。[3]
二、多媒體背景下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多媒體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相較于傳統美術授課而言,它有許多優越性。首先,多媒體能夠將圖像、聲音和文字集于一體,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視聽感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光可以對文字理論進行把握,還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各個感官,感受美術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有效點燃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切實增強對美術的熱愛度。同時,將多媒體設備引入教學活動,還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吸收途徑,打破教學的時空限制,并能夠通過使用教學設備,獲取更多教學資源,可以是基于教材內容的延伸,也可以是新的補充。因為美術學習不僅僅要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繪畫技能,在課堂活動中,還要通過引入豐富作品,幫助學生提升對審美的認知,不斷積累審美經驗,從而增強審美能力。比如在開展“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引導學生觀察《流民圖》,在具體圖像的引導下,可以促使學生切實調動自己的視覺能力,對畫面內容有整體認知,只有使學生有了對相關圖像的具體認知,才能夠更好地跟隨教師指導,完成以下問題的思考,比如:作品中的場景氛圍如何?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齡、衣著、性別、道具等效果分析;作品中人物造型、肢體動作、五官描寫和情感表達間有何關系?作品是如何通過人物情感來表達和解釋作品主題的?這些問題都要基于學生對相關作品的認知和了解,而非空想,多媒體設備在課上的運用,則可以很好地起到輔助作用,促使學生深化理解。
此外,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也是順應時展的必然選擇,是教育教學中不可逆的大趨勢。[4]
三、多媒體背景下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融合文本信息,提高學生審美認知
在多媒體背景下構建高質量的小學美術課堂,需要教師能夠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教材中的圖像信息,并通過文字形式加以呈現,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知。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一點點積累對美術作品的了解,才能夠不斷形成完整的審美認知,進而全面提升美學素養。
比如在學習“陽光下的世界”這部分內容時,在學習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思考問題:莫奈為什么長期迷戀于陽光與色彩的表現?接著,教師可以引入與莫奈相關的美術作品,比如《麥草堆》,接著,教師通過文字,向學生介紹與作品相關的信息內容,比如:圖畫的創作背景、圖像內容、光色變化等,將相關內容通過文本信息進行傳遞,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美的認知和感悟,同時全面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切實幫助學生增進對美的理解和把握,此外還可以增強師生互動效率,為高效課堂的構建與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運用教學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開展美術學習的原動力,同時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使其能夠愿意配合教師,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期間,教師大多運用口頭講解,促使學生了解和學習美術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新媒體背景下的美術活動,教師可以引入豐富的教學視頻,促使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視頻,可以使學生的美術興趣更加濃厚。
以“拓印的魅力”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要能夠提前明確教學目標:促使學生了解版畫的藝術特色,學習欣賞拓印版畫的欣賞方法,掌握簡單的拓印方法,并創作一幅紙版畫。為了促使學生對“拓印”這一藝術形式有深入具體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入視頻,促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全面把握拓印的方法,并能夠根據視頻中的提示,進行拓印活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比教師一味地講解更具趣味性。[5]
(三)引入豐富資源,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高質量的美術課堂,力圖使學生通過學習探究,獲得更廣泛的資源,切實豐富認知,增強綜合素養。對此,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高效美術課堂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主題及教材內容,搜集與之相關的圖像資源,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對美術資源的認知。
美術課堂資源包括很多內容,可以是繪畫名家的信息、名家作品信息,也可以是美術創造技巧等。以“外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為例,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蒙娜麗莎”“希施金肖像”“意外歸來”“伊凡雷帝殺子”等作品,促使學生通過欣賞不同層面的作品,比較不同人物表情的特征,來感受外國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又如在學習“神州大地之旅”一課時,教師可以制定旅游路線,如:北京—西安—敦煌;黃山—漓江—九寨溝。接著,教師依據路線,為學生播放反映壯美的自然景觀或古老輝煌的文化瑰寶的視頻,促使學生能夠通過美術學習,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資源,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美術審美能力。
(四)進行學科融合,營造趣味學習氛圍
高效的美術課堂,還表現在能夠具備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一種輕松、愉快氛圍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能夠使其更好地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調動自主學習動力,切實增強參與課堂的熱情和積極性。對此,在運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探究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將不同學科融合起來,并靈活使用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切實增強參與美術活動的主動性。
在學習“小橋、流水、森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小橋、流水、森林的美麗景色,并引入齊白石的國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列維坦的油畫《深淵》,在欣賞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多樣化音樂,促使美術和音樂學科能夠有效融合起來,從而切實為小學美術課堂注入活力與生機,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愉快地進行相關活動。無論是圖像展示還是音樂播放,都會運用到現代化媒體技術,促使學生能夠處于一個良好的氛圍下,并切實達到構建高效美術課堂的目標。
(五)運用虛擬技術,構建現代化教學課堂
虛擬現實技術涉及了很多復雜的學科,它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展現出形象逼真的三維立體效果畫面。這一技術的研發,讓更多的信息技術的成像出現了更多的可能性。這一技術在教育領域也被廣泛運用,并受到了諸多學生和老師的喜愛,在多媒體背景下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虛擬技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數字化學習氛圍,使其能夠根據教學主題,真正置身于一個豐富多彩的現實環境中,去感受和體會美術作品的三維立體成像效果。
以“科幻故事中的藝術形象”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運用VR技術,來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真實地還原隨光線變化的藝術形象的明暗關系,為美術學習創造更加直觀、真實的感受。此外,VR技術還可以被運用到美術欣賞課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美術探究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名家作者的藝術作品,比如梵高的《星空》,當學生們運用VR技術觀看和欣賞美術作品,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梵高筆下星空的奇幻色彩魅力,體會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四、結束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多媒體背景下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期間,教師要保持先進教育理念,充分運用多樣化教學設備,并保持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完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能夠在一個寬松自由、趣味性強的氛圍下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并通過文本、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感受美術作品的美好,并在學習探究中,切實增強美術素養,發展自身藝術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晨曦.優化教學策略,建構活力美術課堂[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11).
[2]生活融于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唐明燕.考試與評價, 2020(4).
[3]吳少芳.小問題大智慧一小學 美術課堂提問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 2020(3).
卷首語
(1)淺析遠程開放教育中英語教師的職責 張稹
教育之論
(2)淺談“中國紅”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鄧海貝 韋錦業
(4)幼兒娛教電視節目的娛教策略研究 林秀瑜
(6)農村中學教師對待英語寫作態度的調查研究 范秀苗
(7)學生通家書制作系統研發構想 陳具才
(8)論強化北部灣高職土建大類專業的大學英語的實用性——北部灣視野下建筑房地產類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二 朱仲紀 唐國卿
(10)多元課程教研活動研究 郝德剛
(1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策略的探索 黃鴻芳
(12)淺談非計算機專業《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葉麗萍
(13)淺談初中美術對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積極意義 陳勝
(14)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探究活動有效性的探索 錢小娟
(15)淺談職教英語課程改革 朱婧
(16)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 鄧焱嵩
(17)新課程改革的反思 胡雪娟
(18)新授課課堂模式 張立秋 呂樹君
(19)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方法 簡健
(20)語文新課堂新在哪 王靜
(21)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周昭健
(22)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探究 李翠平
(22)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探究 劉仲毅
(23)對新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 張建勇
(24)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郭建業
(25)體驗新型課堂 感受語文之美 吳金玉
(26)開發利用生成性資源,打造社會課精彩課堂 申蓓蓓
(27)研究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秦理想
(28)建立“能力指向、項目主導、突出育人”的通用技術過程評價 何斌
(29)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與思考 孫遜
(29)淺談如何把握“課堂生成” 宋金云
(30)新課標下的化學課堂教學 靳西強
(30)高中數學選修課程的開發體會 豐紅平
(31)開發原創題,轉變評價觀方式 李炎冰
(32)校本作業開發的基本原則及其評估 黃永新
(33)如何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林錢明
(34)高中英語課堂模式探究——多媒體教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李艷麗
(35)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熊桂英
(36)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曾淑君
(37)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 殷云霞
(38)淺談新課程化學課掌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幾點做法 陳灶陽
(39)在數學中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莫春華
(40)厚愛善教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胡海燕
(41)淺談分組合作式課堂教學方式 高會
(42)依托閱讀,提高學生英語任務型寫作水平 黃?
(43)芻議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 張巖
(44)樂彼之園,爰有樹檀:用智慧去尋找寫作樂趣--激活學生寫作狀態的思考 劉莉
(45)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 魏可洪
(46)高中有機化學考查中合情推理的體現和運用 楊志杰
(48)走進新課改,感悟新理念——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 董英
(48)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提升高職教育的創新性 馮莉莉
(49)轉變歷史課堂教學觀念,開展創新教學 龔惠容
(50)淺析初中數學創新性教學 劉永紅
(50)建設校園語音系統 拓展語文學習情境 張超
(51)打造高效課堂,享受愉快教育--淺談初中語文愉快教學 劉媛媛
(52)如何構建小學英語生態課堂 黃麗華
(53)基于多種資源整合的初中英語教學 冷向芳
(54)有一種愛叫"放手"--淺談新課程下政治學科教學中的"放手"藝術 莫冬娟
(55)初中語文教學中主體性教學理念的應用 蘇敏
(56)對素數分布趨勢的創新發現 李君池
(58)活用動態資源,讓美術課充滿色彩 王志華
教育之法
(59)《元日》教學設計 沈華明
(60)《黃山奇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徐滿珍
(61)中學歷史教學不妨講點時事 鄧學紅
(62)一詠三嘆 讀中見"悟"--對王崧舟美讀藝術的若干思考 賀秀麗
(63)三講"種群"概念 申慶豐
(64)《有幾棵樹》教學設計 李香
(65)角的初步認識 蘇桂萍
(66)班內開題報告、結題答辯課的設計與思考 馬克書
(67)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索 劉蓉
(68)精心設計語篇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季菊艷
(69)淺談一堂優質音樂課的基本特征 謝永才
(70)挖掘文本,促進習作教學 謝蘇環
(71)論思想品德實踐活動課的形式、原則和實施策略 黃慧芳
(72)讓錯誤成為走上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呂同
(72)淺析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難點教學
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陳錫倉
(73)淺析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幾種方法 門曉娜
(74)物理教學方法的研究 張瑾
(75)借助情感共鳴,承載有效課堂 顧華
(76)歷史課堂 樂在其中 沈芳
(77)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張瑜
(78)分類、歸類學習《政治生活》 李志明
(79)能力立意提升有效課堂--高三生物一輪復習備考策略 余啟濤
(80)溝通,讓高中體育教學綻放光彩 崔偉嶙
(81)輕松走進游戲生活,快樂學習科學知識 葛艷玲 王偉
(82)歷史課堂中學生聆聽能力的培養 住斌英
(83)數學教學如何切實有效地實施自主學習 李福平 王波
(83)從中日戰前準備對比看 姚勇
(84)淺談習作教學中的"說"與"寫" 韓春燕
(85)初探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策略 顧奕
(86)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索 許敦輝 李志攀
(86)學生體質健康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趙瓊仙
(87)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策略 劉曉霞
(88)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陳自勝
(88)淺談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古麗巴哈提·托合特白
(89)淺談高中音樂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于斌
(89)淺析高中英語短文改錯 盧淑艷
(90)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復習新線索探究 李曉華
(91)淺談初一數學教學要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周桂芳
(92)關于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探究與分析 李意海
(94)小結論 大作用 張雪松
(95)淺談中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張海霞
(96)鹵素離子的鑒定及生物學效應 王潤芳
(97)淺析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魏俊霞
(98)靈活練習,實現高效課堂 李顯倫
(99)由一則故事所開展的物理探究課堂 趙靜 吳先球
(100)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張廷勇
(101)加強課堂提問藝術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李彬彬
(102)淺談對學生課堂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 盛永澤
(103)語文學習中復習方法的應用 劉麗偉
(104)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之我見 權金瑞
(104)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思考 杜洋
(105)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 吳敏
(106)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朱孝花
(107)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
的導入法 鄧賽倩
(108)淺談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幾種方法 黃蔓
(109)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對策 趙維新
(110)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黃淑紅
(110)論述初三數學教學建議 徐倫
(111)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技巧的磨煉之我見 駱玉
(112)如何激發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陳芬
(113)高考英語完形填空命題特征及技巧點撥 齊繼明
(114)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培養簡析 田莉
(115)初三物理復習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高理華
(116)觀課后的反思 王蓉生
(117)"耐久跑"教學之我見 張拉成
(118)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提升對策探討 董藝
(119)淺談初中學生數學課堂討論自信心的培養 劉長號
(120)展示交流環節有效性的現狀分析與策略 劉飛
(121)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黃井平 葉付勇
(121)淺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幾點措施 闊爾高·別開
(122)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尤鵬松
(123)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楊登雄
(124)高中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成先艷
(125)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引路人 滕海燕
(126)巧用“錯解”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彭靖東
(127)學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習作 鮑巧萍
(128)試論小學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指導 錢曉紅
(129)學而思培優 李小洪
(130)談談小學初中高中語文知識的銜接 張世璧
(131)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劉一川
(132)淺析"并軌生" 黃堅鋼
(133)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趙勇剛
(134)加強中職教學質量監測,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考 胥洪樹
(135)中小學數學推理教學的銜接 劉金華
(136)用"問題導學模式"上課要注意的問題 薛旭峰 王改梅
(136)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魯靜華
(137)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與應對 胡高平
(138)如何解決農村初中學生寫作難的問題 趙精黨
科技之光
(139)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 趙曉輝
(140)適應變化,推進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改革 周棟鼎
(141)信息技術高效化課堂教學探索 孫萬有
(142)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 丁衛
 
; (142)基于qq群的校本研訓 肖慧燕
(143)淺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王艷鵬
(144)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 李艷萍
(145)中職學校美術專業設計課程考核方法分析 趙江玲
(146)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培育特色精品課程 蔣俊祁
(147)職業學校技能訓練多元化模式探索 榮喜德
(148)淺談多媒體電教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康蕾
(149)對多媒體教學的思考 韋友
(150)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用面積解決問題的探究 陳峰
(151)現代教育技術在《光合作用》一課中的應用 王數傳
(152)如何在地理活動課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簡強祥
(153)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探究 師小芹
發展之談
(154)班主任的課間十分鐘 羅心泉
(155)從教學實踐中探尋新時期下教育的新內涵 楊福華
(156)班主任工作思考 王笑晗 齊佳璐
(156)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 樊嫻
(157)“暖小窩”在線--利用網絡管理班級的幾點做法 唐勇
(158)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買合蘇旦木·阿巴拜克力
(158)高校外教的聘請與管理 嚴敏
(159)講究工作藝術,為小學班級管理開辟新天地 木哈拜提阿依·伊那亞提
(160)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姚長榮
(161)生命教育春風勁,學校盛開德育花 李冬梅
(162)也談教師應具備的幾點素質 謝珍
(163)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幾個“堅守” 李俊
(164)淺談青年化學教師如何上好化學課 吳平平
(165)以生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楊成寅 張金鳳
百家爭鳴
(166)論舞蹈與物質載體的延伸 田蕊
(167)艾青的《秋》與海子的《秋》情思分析 孫瓊
(168)滿族剪紙在小學美術課中的傳承 吳尚
(168)杜甫詩作中淚水意象的生成 葉霞
(169)肖像描寫揭示人物的靈魂 黃文全
(170)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一點思索 魯云武
(171)試論國際公法對弱者保護制度的完善 唐秋玲
(172)初中英語課堂"沉悶"現象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倪叢美
(174)當前小學詞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楊玲娟
(175)課間文化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楊桂杰
(176)追求“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教學境界--“激趣·尋疑·解惑”教學側記
孫春峰
(177)傾聽靈魂之歌 何春
(177)行走在"青年教師"的道路上 鐘黎莉
(178)緣與圓--記蘇州美術教研室沈南強老師 陸永祥
(180)與六年級學生及家長談課外閱讀之"讀透" 董苗森
(182)讓小班幼兒在嘗試中提高自主性 馮艷
(183)手工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與思考--感悟我的手工教學活動 黎蜀芳
(184)播種 劉國?
(185)淺談幼兒閱讀活動中情境教學的運用 錢婉婉
(186)淺談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陳梅
(187)基于輕負高質初中社會課堂的學生習慣養成研究 劉杰
(188)托物言志 激勵人生情懷--從短文兩篇析解當今中學生勵志點滴 胡華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