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醫療質量控制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質量控制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療質量控制措施

第1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工藝;原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to wid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and important loads parts. Therefore,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building quality, service life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to do good work,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level,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security engineering has long-term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the two aspects of this paper.

Keywords: concre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aw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石攪拌而成,通過水泥水化形成凝膠,從而將砂石膠結成具有一定強度、耐久性的整體?;炷劣捎谧陨淼奶厥庑裕瑥V泛的應用于橋梁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土木工程,并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攪拌質量,以及混凝土的澆筑、養護、拆模等施工工藝對于混凝土的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施工中需要嚴格的進行質量控制。

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原材料作為構成混凝土的基礎,其質量的優劣將直接的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為要要嚴格的把好原材料這一關。

2.1水泥的強度與體積安定性

由于水泥的強度波動會導致混凝土強度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同時水泥的體積安定性較差時也會使得混凝土產生膨脹性的裂縫。為此要根據經驗選擇好水泥的品種,盡量的選購大廠家生產高品質水泥。

2.2石子的控制

石子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壓碎值、針狀含量以及級配。但是實際的調查情況卻發現大多廠家生產的石子的級配都不達標。這為確保石子級配的連續性以及實際中的可行性提出了挑戰。

2.3砂的細度模數以及含泥量

砂子中如果含泥過多或者是砂子過細,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就會相應的增加。同時過高的含泥量也會直接的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抗凍性能降低以及抗滲性和耐久性的降低。為此混凝土中要盡量的使用粗砂,同時保證其中所含的有機質和泥量滿足規范要求。

2.4混凝土拌和用水

所使用的混凝土拌和水不應含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有害物質、影響水泥水化熱的物質。例如,使用有機雜質超標的沼澤水或者海水會導致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鹽霜。

總之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不僅需要經常性的檢測,還要求質量控制人員隨時的掌握含量的變化規律以及相應的對策。例如當含泥量超標時要及時的給生產部門反饋,及時的篩選使用可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等有效措施。砂子的含水率要及時的根據測定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同標號水泥之間的活性變異要經過膠砂強度試驗測定,根據活性結果及時的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三個重要參數為單位用水量、水灰比以及砂率,通過調整混凝土中各組分的重量比重大到不同的配比。三個重要參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確定三個參數的基本原則是:水灰比要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強度;根據使用的骨料確定混凝土的單位含水量,并保證混凝土所要求的和易性及施工需求;砂在骨料中的含量應該按照是否達到填充石子空隙并略有富余來判定。施工中使用的配料要經過審批才能簽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料單進行配料并禁止擅自的改動。

3.模板工程質量控制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根據主題公測后能夠的結構體系、合同工期、載荷大小以及模板的周轉情況,并綜合的考慮使用的模板與支撐體系。對對模板的節點、異型部位的合理設計要保證構建部分和工程結構的位置、相關的形狀尺寸正確。此外使用的模板要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剛度以及承載力,從而保證可以承受新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以及施工中所受的載荷。

隔離劑的選用作為提高構件質量、提高混凝土結構以及降低模板工程費用的重要措施,務必選擇價格適中擔憂質地優良的品牌。同時也要考慮脫模劑的干燥時間,合理的確定拆模時間。其脫模的效果與拆模的時間有關,如果混凝土與脫模劑的接觸面的粘結力大于混凝土的內聚力,就會發生混凝土被局部的粘掉現象。

4.混凝土的攪拌及輸送質量控制

4.1混凝土拌和質量控制要點

(1)根據混凝土的拌和方式、最大骨料的粒徑以及拌和的容量確定最小拌和時間。

(2)拌和中及時的檢測骨料的含水量,摻合料適宜選用干滲法并攪拌均勻。

(3)攪拌中如出現配合比錯誤、拌和不均勻、坍落度過大都屬于不合格混凝土。

4.2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注意事項

(1)混凝土的運輸途中避免發生漏漿、分離、過多的溫升、坍落及嚴重泌水。

(2)運輸的時間要根據運輸時段的平均氣溫具體的確定,在低溫環境中要采取遮蓋及保溫措施。

(3)當混凝土的自由坍落度大于1.5m時,應該采取相應的緩降措施,以防止骨料的分離。

(4)如果運輸途中發生故障,要及時的采取措施,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將其運輸到澆筑倉位。

5.混凝土澆筑及養護

5.1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之前要細致的對鋼筋、模板及支架、預埋件實施監測,將檢查情況記錄在案。只有符合設計要求時才能進一步的對模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進行處理,封堵孔洞及縫隙,最后才能拿進行澆筑。

(1)混凝土的澆筑前倉面要清理干凈,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澆筑。

(2)新老混凝土的結合面應該鋪設與混凝土相同標號的水泥砂漿2cm—3cm,砂漿面應該與混凝土的澆筑強度適應,鋪設厚度適中,不能過厚或者過薄現象。

(3)混凝土的施工應該采用臺階法或者平鋪法,嚴禁采用滾燒法。

(4)混凝土建筑中必須首先平倉,之后才能實施搗振,不能以搗振代替平倉。搗振的標準為骨料不再下降、開始泛漿。

(5)當混凝土澆筑期間出現泌水較多的情況時,要及時的清楚,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泌水。但是不能通過在模板上開洞驅水,以免灰漿流失。

(6)在澆筑過程中,尤其是進行頂板澆筑時要設置位移變形觀測點,設置專人、定期的觀測模板的位移情況,并及時的檢查、加固模板。最后施工完畢后要設置遮蓋及防雨的器具。

5.2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是為了保證水泥充分的水化,防止混凝土因為風吹日曬、寒冷或者干燥等自然因素而發生不正常的收縮、裂縫等現象。下面為混凝土的養護要求:

(1)混凝土的養護應該在澆筑完畢6—18h內及時的進行,特別是塑性較低的混凝土更應該在澆筑完畢后及時的灑水養護。

(2)養護期間應該連續不斷的進行,保證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表面處于濕潤狀態。

(3)養護時間控制在不少于28天,保證混凝土的強度。

最后的拆模要根據施工的要求、具體的環境溫度、混凝土的強度等決定拆模時間。拆除的遲早影響到模板的周準率以及混凝土的質量。

結束語:

混凝土施工工藝與原材料的質量直接的影響到施工質量的好壞,同時也和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有著密切的關系。工程的負責人必須盡職盡責從的關注工程質量,預防質量缺陷的發生以及及時的發現出現的缺陷,從而可以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為此監理人員要親臨現場,對混凝土的配制、攪拌以及澆筑、養護等過程進行密切的監察。

參考文獻:

[1] 張德才,于海濱.試論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7-25期刊.

[2] 王計友.淺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價值工程,2010-02-28期刊.

[3] 劉鎖利.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監控.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09-30期刊.

[4] 孫柏峰:《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后裂縫控制及降溫保溫工藝探討》,《安徽建筑》,2004年第2期。

第2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關鍵詞】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問題;解決方法

在醫學檢驗中,檢驗質量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醫院的口碑及發展,還直接影響到患者病情的診斷與治療,如果檢驗質量不達標,很容易會導致誤診、漏診現象的發生,從而影響患者病情的康復,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當下,隨著我國醫療領域的快速發展不進步,國內醫學檢驗質量及檢驗效率都在不斷上升,但在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嚴重影響醫學檢驗質量。因此,醫療部門應當加強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視,加強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力度。

1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醫學檢驗是判斷患者身體病理變化的重要依據,它的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出現檢驗不準確的現象,將會誤導醫生對患者的病況產生錯誤的判斷,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病情發展,嚴重的還會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此外,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是可以從其醫學檢驗質量看出的,因此,醫學檢驗質量還直接關系到整個醫療機構的發展,醫療機構只有不斷加強對醫學檢驗質量的控制,確保自身醫學檢驗質量,才能夠得到穩步的發展。對醫學檢驗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是每一個醫療機構都需要做到的事,因為其對于整個醫療機構的發展以及患者的身體健康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醫療檢驗機構必須要加強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重視,加強對醫學檢驗的控制,防止檢驗偏差現象的發生,為醫護人員提供準確、可靠的診斷依據。

2臨床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相關檢驗人員對于質量控制不夠認真

在整個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中,醫學檢驗人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是實現醫學檢驗高質量、高效率的基礎。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醫療機構內的檢驗人員在進行醫學檢驗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疏忽大意的情況,沒有對醫學檢驗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導致醫學檢驗質量大幅下降,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2有些患者在就醫之前沒有充足的準備

在對患者進行采樣之前,如果患者進行運動、飲食或者服用藥物的話,那么就可能會對檢驗結果產生一定會的影響,導致檢驗數據出現偏差。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采樣之前,應當要求患者不要進行運動、飲食以及服藥,確保患者的狀態穩定后再進行采樣,確保樣本采集質量,防止因樣本問題而導致檢驗出現偏差。

2.3控制意識淡薄

很多醫療機構在進行醫學檢驗的過程中,都存在著控制意識淡薄的現象,嚴重影響醫學檢驗控制效果,導致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大幅下降,從而使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大幅提升。當下,醫療機構內出現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為:(1)沒有健全的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制度。很多醫療機構內都沒有制定專項的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制度,檢驗人員在實際檢驗的過程中,沒有制度的約束,從而導致控制效果大幅下降,進一步影響醫學檢驗質量;(2)檢驗工作者沒有較強的檢驗質量控制意識。在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中,檢驗工作者發揮著最重要、最關鍵的作用,而在實際檢驗的過程中,很多檢驗工作者都存在著質量控制意識不強、容易粗心大意等現象,嚴重影響醫學檢驗質量,提高醫療事故的發生率。

3臨床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措施

3.1臨床檢驗前的護理措施

在進行檢驗標本采集的過程中,檢驗工作者必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需要檢查的項目,并告知患者在標本采集之前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如:在采取樣本之前,根據其需要檢查的項目來囑咐患者合理飲食、合理運動、盡量不服用藥物等,以確保采取樣本的可靠性,從而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第3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目的:進一步建立完善的冷藏藥品物流體系。方法:啟動質量風險管理流程,應用質量風險管理工具,對冷藏藥品物流的采購、收貨、驗收、儲存、出庫、運輸等核心環節的風險進行系統分析,針對識別出的風險點采取質量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風險水平。結論:達到新版GSP要求,為最大限度地保證藥品質量,滿足醫療需求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冷藏藥品;藥品物流;風險分析;質量控制

Abstract:

Summary: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ound logistics system of cold medicines. Method Start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and use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tools to do the system analysis on the core areas of purchase, receiving ,inspection, storage ,delivery, transportation for cold medicin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aken against the identified risk points effective reduce the level of risk. Conclusion Reached new version of GSP requirements, to ensure maximum quality of medicin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edical demand.

Key words:Cold medicines;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Risk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30-02

冷鏈是醫藥物流最顯著的特點,具有專業技術強、運營成本大、人員要求高等特點。隨著我國醫藥市場的快速發展,以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為代表的冷藏藥品銷售金額不斷攀升,迫切需要高品質的現代物流服務。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新版GSP)2013年6月份已實施,不僅對硬件提出更高標準,還強化了冷鏈藥品的儲存運輸管理,并引入“質量風險管理”理念。目前,我國大多藥品經營企業尚未通過新版GSP認證,對冷藏藥品物流管理的相關規定也未執行到位,因此如何做好藥品冷鏈物流的風險分析和質量控制,是我們急需高度重視并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1 藥品冷鏈物流發展機遇與挑戰共存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消費國,近年來,因流感等疾病和養寵物的流行激發了以疫苗、血液制品等為代表的冷藏藥品市場需求激增,拉動了冷鏈物流業的發展。以疫苗為例,據統計2012年乙肝疫苗接種4.8億劑次,狂犬病疫苗每年使用量已達1500萬人份。2010年10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疫苗供應體系建設規劃》,中央財政將投入94億元資金,用于鼓勵重點疫苗品種研發、提高已有EPI疫苗的實際接種率,強化疫苗應急生產保障能力、加強生產和物流配送環節監控等方面[1]。

然而我們不可忽視是,2008年5月江西發生博雅免疫球蛋白致6人死亡, 2010年3月山西高溫疫苗事件使近百名兒童致死致殘,2013年12月深圳康泰、北京天壇生物、大連漢信乙肝疫苗疑致17名嬰兒死亡。頻發的藥品質量事件導致了社會各界對藥品冷鏈物流質量管理的質疑和譴責。因此,藥品冷鏈物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2 冷藏藥品物流流程風險分析及質量控制

2.1 質量風險管理流程: 質量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回顧等環節,啟動質量風險管理流程后按照此順序周而復始的循環構成質量風險管理的過程[2] ,具體步驟見下圖4-1。

按照風險管理流程,對冷藏藥品物流實施經營質量風險管理,通常采用FMEA法進行評估,一般應用流程如下:①失效模式查找;②失效原因分析;③失效影響分析;④失效風險評價,根據嚴重度S、發生概率P、可檢測性D計算出風險優先指數RPN,確定風險等級;⑤采取針對性控制措施;⑥改進后的風險再評價。

S、P、D值是綜合分析企業各種歷史數據,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監管部門的意見,制定評價標準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來確定,然后根據具體實際選擇適當的RPN值作為可接受的風險界限。

2.2 藥品冷鏈物流流程分析:

藥品冷鏈物流遵循著其物流屬性,其實施過程是圍繞著實現藥品的時間與空間效應而展開的起始于市場需求,終止于消費者用藥的一系列活動[3]。新版GSP規定,其實施過程主要包括采購、收貨、驗收、儲存、發貨、運輸等六個核心作業環節,需全程實時進行溫度監測來保證藥品質量。

3 結論

由上可見,采用FMEA法對疫苗物流各環節的質量風險點進行分析,并實施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再評估后,風險級別顯著降低,其中最大風險由24降至4,最小風險由4降至2,平均風險由10.7降至4.3。結果充分說明了采用風險管理工具FMEA,對疫苗物流過程進行優化,能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

不可忽視,質量評審、直調、系統三個步驟在采取風險措施后RPN為8,還處于中度風險水平,仍需繼續采取風險控制措施。這說明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實際運行中風險因子是變化的,需要不斷加以改進,才能真正提高藥品冷鏈物流的質量控制水平,保證冷藏藥品的經營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 師繪敏 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9):398-399

第4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方法:我院于2012年設立護理質量控制消毒隔離組,對我院的35個病區重點環節進行分析,圈定重點環節,并對工作重點進行監督管理,并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

結果:對所選取的35個病區進行4次質量控制檢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實際操作方法出現問題20例;針對病區個性化特點而實施消毒隔離工作中出現問題10例;消毒隔離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護理工作中,科學合理管理體系建立不完善2例。其中護理人員的實際操作方法問題是最主要實施病房內消毒隔離工作的原因。

結論:確定病房消毒工作的重點環節,并對重點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消毒隔離意識,貫徹落實消毒隔離措施。

關鍵詞:消毒隔離重點環節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505-01

在整個醫院護理工作中,醫院控制感染工作貫穿到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對醫院質量以及護理水平做好必要的監控工作,尤其是針對工作重點進行重點控制,實施落實各種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提高醫院防治感染水平,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1對象與方法

2012年我院醫院護理質量控制小組,隨機檢查4次我院的35個病區的消毒隔離護理質量,并確定病區消毒隔離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并對其進行質量控制管理。按照相關學者研究設立重點環節的質量控制方法。重點環節工作包括:①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重點環節的基礎性工作):完善感染監控護理體系,落實分級管理以及崗位制度;②完善的消毒隔離制度(重點環節工作的重要保障):醫護人員應該掌握護理人員消毒隔離規章制度;③護理人員實際的操作方法(重點環節工作的主要載體):做好手術操作器械以及用物的消毒工作,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手術操作流程實施手術治療,同時注意管理好醫療垃圾、病區、換藥室以及治療室環境;④針對病區的個性特點而確定消毒隔離工作的重點(重點環節的關鍵因素):重點管理老年慢性病科、消化科、呼吸科、兒科、婦產科以及急診科。⑤具有共性的關鍵性工作:針對突發事件準備應急預案。

2結果

對所選取的35個病區進行4次質量控制檢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實際操作方法出現問題20例;針對病區個性化特點而實施消毒隔離工作中出現問題10例;消毒隔離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護理工作中,科學合理管理體系建立不完善2例。

3對策

3.1加強醫護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制定消毒隔離考核標準。給予醫院護理人員進行必要的知識培訓,同時結合當前臨床治療的實際情況以及醫院感染監控動態,使用相關醫院感染監控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措施,規定具體護理人員考核的相關內容,規范護理人員的具體操作行為,增強患者對醫院感染方面知識的了解,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做好醫院感染規范化管理的關鍵在于完善并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相關護理部門以及質控小組應從醫護人員、病區環境、醫療物品、患者用品、生物檢測以及消毒等方面,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標準,保證護理人員在相關制度的規范要求下從事活動,并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考核以及量化評分,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消毒隔離工作[1]。

3.2強化消毒隔離質量控制執行環節管理。在護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中,護理人員為其執行者。消毒隔離質量控制小組根據消毒隔離的考核標準對患者實施定期檢查,對其中方方面面進行檢查,在進行檢查時,要求病區護士長必須在場,并進行當場評分,告知護士長其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實施有效的措施及時改進[2]。同時重點對消毒隔離中的某項工作內容進行檢查,隨機檢查患者的病區環境、器械消毒等方面的情況。實施檢查的目的在于實施教育、督導,不增強護理人員的消毒隔離意識,提高消毒隔離自覺性。對于共存性問題,統一進行整改[3]。

管路的管理:分析病房中極易出現管路感染的因素。安置導尿管可對膀胱黏膜起到刺激作用,嚴重者會導致患者黏膜受到損傷,導尿設置時,可能導致病原菌進入到膀胱中,而出現上行感染,導尿管留置時間越長則感染機率越高。嚴格掌握實施導尿的適應癥以及技術,選擇的導尿管應粗細適中,減少留置時間,給予患者無菌操作,且每天對尿道口進行擦洗或沖洗,清除尿道中分泌物[4]。

醫療垃圾管理:由專人負責,醫護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工作條例,在手術結束后,對一次性醫療器具進行徹底的消毒以及回收。質控小組隨機或定期對組織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告知護士長。醫院的垃圾可分為醫療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垃圾清理人員應做到每天垃圾,對于毀形的醫療器具,可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單位進行集中式的回收以及處理。

3.3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并建立監控網絡。設立一個完善的感染管理護理指揮系統三級監控網絡,一級管理人員為監測員,二級管理為部分護士長所組成的消毒隔離質控小組,三級管理為護理部。根據一二級得出的數據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規章制度。二級管理消毒隔離質控小組,根據消毒隔離考核的標準,對護理工作進行定期考核審查,分析質檢結果,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以及相關因素,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整改措施。給予監測員必要的培訓,有利于監測員對質控相關內容有所了解,掌握質控標準,準確分析質控,主動管理護理工作。三級監控網絡的建立,有效保證消毒隔離質控工作的完善以及落實貫徹。

3.4做好質量質控反饋。利用消毒隔離護理質量控制監測數據,掌握護理工作的動態,且質控小組在進行質檢工作中,將其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科室,并提出相應的整改建議,告知科室。及時有效反饋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劉桂芬,楊捷.病房內消毒隔離重點環節護理質量管理控制問題及對策[J].中國藥業,2012,21(z2):195-196

[2]張霞,景秋玲,鄭威偉.淺談消毒供應中心重點環節的質量管理[J].光明中醫,2009,52(11):558-559

第5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收集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中心衛生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進行臨床醫學檢驗的患者,共412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6例。實驗組,男100例,女106例。對照組,男97例,女10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檢驗,實驗組在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采取質量控制措施。

(1)臨床醫學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檢驗部門在拿到檢驗標本時要認真審核患者的基本資料、受檢項目、標本采集時間、標本采集方式等,確保檢驗標本的基本信息準確無誤。科學合理的選擇即將進行的檢驗項目,檢驗項目的選擇應該兼顧安全性、科學合理性、針對性、時效性和經濟性等多項要求,為后續工作做好鋪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最新的檢驗方法,與臨床醫生充分進行溝通,在保證診斷結果準確性的前提下,選擇步驟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做好檢驗準備工作,充分提高資源利用率。醫護人員認真對待每個環節,從標本的采集工作到核收結束,都必須小心謹慎的操作,避免實驗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檢驗結果。做好樣本采集工作,不同檢驗所需的樣本不同,根據患者的個體要求,在不影響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把握最佳的采集時間,進行樣本采集。采樣的最佳時間即代表性最強的時間和陽性率檢出的最高時間段,總體來說就是保證檢查結果有效的時間。大多數患者需要進行采血,選取合適的采血,止血帶使用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分鐘,穿刺成功后即松開止血帶,對血液樣品進行顛倒,防止出現血凝塊。在樣本的傳送過程中,提供合適的光照和溫度等,防止樣本出現變性而影響結果,保證樣本的安全,以防出現污染。嚴密包裝高危性標本,防止傳染他人。在適宜條件下保存不能立即檢驗的樣本。在檢驗方案確定之前,醫護人員與患者加強溝通,結合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由于對自身疾病缺乏了解,部分患者可能會對疾病產生恐懼心理,失去信心,醫護人員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密切關注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消除患者的抵觸情緒,鼓勵患者放松情緒,樹立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檢驗,有利于疾病的好轉。

(2)臨床醫學檢驗中的質量控制。加強數字化管理,定期維護檢驗設備。保證檢驗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定期維護和檢測設備,掌握工作狀態。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有關儀器定期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并保存檢測合格證書。實驗試劑在檢驗過程中必不可少,采用計算機管理試劑,大大提高試劑的使用效率,彌補人工管理可能出現的失誤,保證供應良好,儲備得當。根據具體的儀器性能選擇合適的試劑,按照規定流程,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做好準備工作。檢驗人員需要詳細掌握檢驗的注意事項和檢驗儀器和試劑的使用方法,并且嚴格遵守檢驗操作規程。加強制度管理,保證管理有章可循,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監管,賞罰分明,充分調動科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實驗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防止試驗環節出現任何問題,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臨床醫學檢驗后的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后,對檢驗結果進行核實和審查,建立數據庫,并將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檢測結果信息輸入數據庫,同時檢驗單及報告均應備份存檔,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健全文件管理系統。臨床檢驗報告多且復雜,如果管理不善,易導致檢驗單丟失,影響患者診治。對檢驗報告單進行妥善保存,便于復查檢驗結果。檢驗人員和臨床各個科室的醫師和護士要加強交流,并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臨床知識和檢驗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檢驗工作的效率。

2結果

2.1檢驗結果準確度比較

對兩組患者檢驗結果準確度進行比較,實驗組出現5例數據不明確,檢驗準確率為97.57%。對照組出現21例數據不明確,檢驗準確率為89.81%。實驗組的檢驗結果準確度高于對照組,P<0.05。

2.2滿意度比較

對兩組人員的工作滿意度進行比較,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54%,對照組的滿意度為90.29%。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第6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根據《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標準》和《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驗收評分表》,我局對照任務要求,對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相關工作情況認真開展自評自查,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1.第62項: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網絡覆蓋全縣并延伸到鄉村,得0.5分;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覆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得0.5分。此項已完成,得1分。縣衛健局制定了《2020年廣河縣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計劃》,有年度總結報告。

2. 第63項:建立醫療機構食源性疾病報告制度,醫療機構發現食源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時按規定報告,得0.5分。此項完成,得0.375分。截止2021年7月底,全縣共有10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共報告病例22例(上報病例信息名細表)。

3. 第64項:建立通報機制,得0.2分;衛計部門在調查處理傳染病或者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現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以及接到與食品安全相關的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報告信息,及時通報同級食品監管部門,得0.3分。此項工作已完成,得0.5分(相關文件)。

4. 第70項:.教育、民政、住建、衛計等部門出臺相關意見,加強幼兒園、養老機構、建筑工地、醫院食堂等集中00用餐單位管理,重視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建立管理制度,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得0.5分。此項工作已完成,得0.5分。將《臨夏州衛生健康系統醫院食堂監管工作信息分開實施方案》轉發至全縣各醫療機構,縣醫院建立完善了各種管理制度,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訓。

5. 第71項:集中消毒服務單位建立自查制度,落實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措施,得0.5分。此項工作已完成,得0.5分,和政縣清和保潔有限公司建立自查制度、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措施等,介餐飲具出廠檢驗記錄需要進一步完善。

6. 第72項:衛計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的餐具、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每年開展覆蓋全項目檢查1次及以上的,得0.5分。此項工作已完成,得0.5分??h綜合監督執法所對和政縣清和保潔有限公司完成全項目檢查3次,未發現不合格產品(執法記錄、照片資料等)。

第7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關鍵詞:臨床檢驗 質量控制

檢驗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練的檢驗技術和先進的儀器裝備,對多種標本施行正確的分析,為臨床診斷和醫治供應精確的試驗數據。為達到此目的,一定要對分析前、中、后經過施行全面質量控制。檢驗質量管理是醫院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又是醫院內涵建設的基本內容,其重要性愈來愈受到醫院管理層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檢驗質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點探討。

一、提升整體檢驗結果的精確性

1.檢驗科要按照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需求創立和改善檢驗管理質量確保機制。條件允許的要建設試驗室信息系統(LIS),嚴格試驗室標準化操作程序,編寫SOP文件,為試驗室的規范化化管理和質量確保機制的創立供應文件依據,使檢驗經過標準化、程序化。科室質量管理小組要按照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需求和檢驗質量管理的需求對科室的工作執行全經過的質量監控,重點監控室內質控記錄和室間質評成績,對發覺的缺陷和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及時改進,防備醫療缺陷。

2.增強對機制落實狀況的管理和考核 科室管理職員按照醫院和檢驗科質量考核方案對管理機制的落實狀況施行考核,考核時要非常器重終末質量的控制,又要注重階段質量。

3.增強和臨床的聯系,如虎添翼工作,互相提升、互相推動 檢驗科的重要工作任務是為臨床一線決定診斷、判定療效、查明病因、施行臨床醫學鉆研供應科學的數據。因此,臨床科室的意見就成為檢驗科改進工作辦法、提升服務質量的依據。要通常積極和臨床科室的聯系,編寫檢驗信息通訊,暢通訊息溝通渠道,傳遞最新信息,在每一月召開質量分析會時要邀請臨床醫師代表參加,積極聽取臨床醫師對檢驗工作的意見和需求,及時對臨床醫師提出的建議施行可行性鉆研,提升檢驗工作質量。

二、增強階段質量控制是確保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的核心

1.要做好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工作 裁減多種干擾要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重點對標本的采集和處理施行監控。

2.要認真掌握分析中的質量控制工作 常規查看項目要開展室內質控,同一時間一定參加本省及衛生部臨床檢驗核心機關的室間質評行為。工作前要對運用的儀器施行查看和日維護,把試驗中的儀器誤差降到最低。

3.要做好分析后的質量控制,把好出口關 認真執行檢驗結果的查看核對機制,查看考核職員要對檢驗結果的考核簽字后方可發出報告。如果出現檢測值異常,及時復檢,并和臨床醫師聯系,認真分析緣故,決定無誤后方可發出報告。

4.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之間缺乏勾通,而互相產生矛盾,檢驗人員總指望臨床醫師能及時跟上檢驗科推出新試驗的步伐并體會試驗技術中一點高度專業化的難點,不能合調,導致這樣不良場面的根源是缺乏互相的合作及勾通。

三、提升臨床檢驗質量控控制對策

1.完成資本同享,提升工作功效:檢驗儀器自動化、網絡化的試驗室運用,使傳統的手工檢驗分析試驗辦法變成想讓歷史,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使檢驗質量顯著提升,產品化試劑盒的規范化運用和檢驗工筆者系統化、通?;臉I務知識培訓,使檢驗工作的規范化化、標準化、系統化、同一化日益改善。現代化的全自動分析儀器可同一時間施行數十項乃至上百項的常規和非常檢驗分析任務,因此要更新觀點,調整傳統的管理模式。要資本同享,以開放和運用現代化儀器的功能用途為基本,調整相應專業學組,規范化各臨床科室的小試驗室,盡快完成檢驗報告一單通。將儀器裝備集合管理可充分施展已有儀器裝備的工作功效,有效地下降宗合分析本錢,使患者的標本周轉及檢驗分析時間顯著縮短,為患者的及時醫治和康復和提升醫院床位周轉率供應有效保障。

2.增強質量控制,提升檢驗質量:嚴格認真做好室內、室間質控,確保測定結果的精確度和精濃度,裁減試驗操作經過中批間和日間標本檢測結果差別。對試驗全經過施行全方位的陸續監測管理,如出現失控要認真分析失控緣故,提出整改措施方案,填寫失控報告,觀測整改成效,改進工作辦法,提升檢驗質量。

3.增強儀器運用管理,保障儀器正常堅定:檢驗科自動化地步的提升,要運用經國內有關行政部門認證注冊并檢測及格的醫療儀器。要創立、健全檢驗儀器管理運用案卷,對儀器登記注冊、責任到人。按照操作指導書規范化運用,做好儀器日、周、月、年內運用保養記錄,定期維護,以確保檢驗儀器的正常堅定運行。

4.增強三基訓練,提升專業地步:檢驗科要認真開展“三基”、“三嚴”的學習,并定期考核。應結合檢驗工作的本色,增強急救醫學、急救技術知識的訓練學習。提升工作職員應對突發公同事件的應急能力和地步,尤其要圍繞新知識、新測定辦法、新儀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施行學習,不斷增強基本醫學知識的學習。檢驗科要增強和臨床科室的聯系,熟悉不相同疾病的試驗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診斷標準,理解臨床常見病和高發病的醫學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臨床知識和臨床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業務地步。

四、結語

臨床檢驗工作正處于技術改革的轉軌期間,諸多臨床醫學的進展都是在試驗室技術創新的基本上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管理功能靈活、儲存信息量大、內容便于更新,運用于臨床檢驗工作中充分施展了資本同享優越,更大提升了工作功效,改善了衛生保健服務的質量。但仍具有諸多不足之處,如管理軟件研發不足、檢驗職員的機算機知識及操作技能亂七八糟、網上保密工作難以確保等等。

參考文獻:

第8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摘要】檢驗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練的檢驗技術和先進的儀器裝備,對多種標本施行正確的分析,為臨床診斷和醫治供應精確的試驗數據。為達到此目的,一定要對分析前、中、后經過施行全面質量控制。檢驗質量管理是醫院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又是醫院內涵建設的基本內容,其重要性愈來愈受到醫院管理層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檢驗質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點探討。

【關鍵詞】臨床檢驗;質量控制

1提升整體檢驗結果的精確性

1.1檢驗科要按照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需求創立和改善檢驗管理質量確保機制。條件允許的要建設試驗室信息系統(LIS),嚴格試驗室標準化操作程序,編寫SOP文件,為試驗室的規范化化管理和質量確保機制的創立供應文件依據,使檢驗經過標準化、程序化??剖屹|量管理小組要按照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需求和檢驗質量管理的需求對科室的工作執行全經過的質量監控,重點監控室內質控記錄和室間質評成績,對發覺的缺陷和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及時改進,防備醫療缺陷。

1.2增強對機制落實狀況的管理和考核 科室管理職員按照醫院和檢驗科質量考核方案對管理機制的落實狀況施行考核,考核時要非常器重終末質量的控制,又要注重階段質量。

1.3增強和臨床的聯系,如虎添翼工作,互相提升、互相推動 檢驗科的重要工作任務是為臨床一線決定診斷、判定療效、查明病因、施行臨床醫學鉆研供應科學的數據。因此,臨床科室的意見就成為檢驗科改進工作辦法、提升服務質量的依據。要通常積極和臨床科室的聯系,編寫檢驗信息通訊,暢通訊息溝通渠道,傳遞最新信息,在每一月召開質量分析會時要邀請臨床醫師代表參加,積極聽取臨床醫師對檢驗工作的意見和需求,及時對臨床醫師提出的建議施行可行性鉆研,提升檢驗工作質量。

2增強階段質量控制是確保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的核心

2.1要做好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工作 裁減多種干擾要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重點對標本的采集和處理施行監控。

2.2要認真掌握分析中的質量控制工作 常規查看項目要開展室內質控,同一時間一定參加本省及衛生部臨床檢驗核心機關的室間質評行為。工作前要對運用的儀器施行查看和日維護,把試驗中的儀器誤差降到最低。

2.3要做好分析后的質量控制,把好出口關 認真執行檢驗結果的查看核對機制,查看考核職員要對檢驗結果的考核簽字后方可發出報告。如果出現檢測值異常,及時復檢,并和臨床醫師聯系,認真分析緣故,決定無誤后方可發出報告。

2.4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之間缺乏勾通,而互相產生矛盾,檢驗人員總指望臨床醫師能及時跟上檢驗科推出新試驗的步伐并體會試驗技術中一點高度專業化的難點,不能合調,導致這樣不良場面的根源是缺乏互相的合作及勾通。

3提升臨床檢驗質量控控制對策

3.1完成資本同享,提升工作功效:檢驗儀器自動化、網絡化的試驗室運用,使傳統的手工檢驗分析試驗辦法變成想讓歷史,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使檢驗質量顯著提升,產品化試劑盒的規范化運用和檢驗工筆者系統化、通常化的業務知識培訓,使檢驗工作的規范化化、標準化、系統化、同一化日益改善。轉貼于 現代化的全自動分析儀器可同一時間施行數十項乃至上百項的常規和非常檢驗分析任務,因此要更新觀點,調整傳統的管理模式。要資本同享,以開放和運用現代化儀器的功能用途為基本,調整相應專業學組,規范化各臨床科室的小試驗室,盡快完成檢驗報告一單通。將儀器裝備集合管理可充分施展已有儀器裝備的工作功效,有效地下降宗合分析本錢,使患者的標本周轉及檢驗分析時間顯著縮短,為患者的及時醫治和康復和提升醫院床位周轉率供應有效保障。

3.2增強質量控制,提升檢驗質量:嚴格認真做好室內、室間質控,確保測定結果的精確度和精濃度,裁減試驗操作經過中批間和日間標本檢測結果差別。對試驗全經過施行全方位的陸續監測管理,如出現失控要認真分析失控緣故,提出整改措施方案,填寫失控報告,觀測整改成效,改進工作辦法,提升檢驗質量。

3.3增強儀器運用管理,保障儀器正常堅定:檢驗科自動化地步的提升,要運用經國內有關行政部門認證注冊并檢測及格的醫療儀器。要創立、健全檢驗儀器管理運用案卷,對儀器登記注冊、責任到人。按照操作指導書規范化運用,做好儀器日、周、月、年內運用保養記錄,定期維護,以確保檢驗儀器的正常堅定運行。

3.4增強三基訓練,提升專業地步:檢驗科要認真開展“三基”、“三嚴”的學習,并定期考核。應結合檢驗工作的本色,增強急救醫學、急救技術知識的訓練學習。提升工作職員應對突發公同事件的應急能力和地步,尤其要圍繞新知識、新測定辦法、新儀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施行學習,不斷增強基本醫學知識的學習。檢驗科要增強和臨床科室的聯系,熟悉不相同疾病的試驗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診斷標準,理解臨床常見病和高發病的醫學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臨床知識和臨床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業務地步。

4結語

臨床檢驗工作正處于技術改革的轉軌期間,諸多臨床醫學的進展都是在試驗室技術創新的基本上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管理功能靈活、儲存信息量大、內容便于更新,運用于臨床檢驗工作中充分施展了資本同享優越,更大提升了工作功效,改善了衛生保健服務的質量。但仍具有諸多不足之處,如管理軟件研發不足、檢驗職員的機算機知識及操作技能亂七八糟、網上保密工作難以確保等等。

參考文獻

第9篇:醫療質量控制措施范文

【關鍵詞】顱腦損傷患者 護理風險管理 持續質量改進

為降低顱腦損傷患者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優質護理,我科就顱腦損傷患者病情特點、容易出現的護理風險做出了回顧與分析,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方法

1.1 明確護理風險相關概念及特點 護理風險是醫療領域中因護理行為引起的遭受損失的一種可能性。護理風險是一種職業風險,即從事醫療護理服務職業,具有一定的發生頻率并由該職業者承受的風險,包括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法律風險、人身安全風險等。護理風險四項具有代表性的特點:難以預測性、難以防范性、與護理行為的伴隨性、后果的嚴重性。

1.2 制定顱腦損傷患者護理風險管理計劃 識別評估——制定措施——控制落實——評價總結。

1.3 顱腦損傷患者護理風險管理計劃在臨床中的應用

1.3.1 識別評估 護理人員在對臨床工作中對顱腦損傷患者可能存在的風險要有充分認識,明確風險可能發生的因素、可能發生的環節,有預見性的建立護理風險評估表,將“怕出錯”的意識,積極轉變為“哪里可能出錯”,現將顱腦損傷患者易發生的護理風險分為以下四類:控訴事件、意外事件、護理人員因素所致的風險、護理差錯事故。

1.3.2 制定措施

1.3.2.1 投訴事件及控制措施 (1)控訴事件:顱腦損傷患者大多意外發病,且病情危、重、急、險,入院初期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環境陌生,極度緊張,對醫護人員既充分依賴又持懷疑態度,此時他們大多希望得到全體醫護人員語言及行動上的重視,此時接診護士稍不注意就會引發護患糾紛,招致患者投訴態度不好、病情觀察不到位、護士操作技術欠缺等。(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護患溝通制度,要求護士態度和藹,禮貌待人,服務熱情,換位思考,體驗式服務。

在搶救過程中,規定開放靜脈通道、準備供氧吸痰裝置、準備床單位、剃光頭(備皮)、備血、陪送急查頭顱CT等需由哪個班次完成以縮短搶救時間,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加強與輔檢科室的溝通與聯系,及時得到患者輔檢結果的反饋并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

1.3.2.2 意外事件及控制措施 (1)意外事件:顱腦損傷患者有的神志不清,有的神志恍惚,有的躁動不安,陪護人員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患者墜床、跌倒、燙傷或走失,偶爾停水停電也會導致搶救設備如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使用中斷,使用中的中心吸痰器、中心供氧裝置出現故障等。(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加強陪護人員的知識培訓,要有預見性護理措施,對顱腦損傷導致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給予高危風險預見性告知,做到班班交接,當班人員熟知備用醫療器械備用現狀,保證特殊情況下及時到位。

1.3.2.3 護理人員因素所致的風險及控制措施 (1)護理人員因素所致風險: 護理人員自身法律意識淡薄、人文科學和社會知識缺乏、專業技術水平低下、??萍夹g護理操作不當、護理記錄不完整、服務觀念和態度滯后,醫護耦合不當是風險發生的潛在危機。(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業務學習制度,加強醫護與耦合,要求護理人員掌握風險管理4要素:同情、交流、能力、表格化,要求年資高的護士、神經外科學科主任準備有關顱腦損傷患者觀察與護理的課件,并在學習中進行討論,以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提高護士基本素質和識別護理風險的能力,提高醫護溝通效果,增強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并參與到治療疾病中。

1.3.2.4 護理差錯事故及控制措施 (1)護理差錯事故:執行醫囑給藥不當、執行醫囑錯誤、護理操作不當等給患者造成傷害。(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護理差錯事故管理制度,護理關鍵環節建立標識牌,將護理差錯扼殺在萌芽狀態。安排有關顱腦損傷患者基礎與??谱o理知識講座,以加強年輕護士業務能力及應變能力。

1.3.3 控制落實 在臨床工作中,我科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成為以護士長為核心的風險管理組織成員,其中護理組長負責護理風險的控制與風險管理措施的落實,護士長肩負彈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員,及時行為引導等總監督責任,對風險防患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風險措施的有效性,并適時予以糾正。

另外,互患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1.3.4 評價總結 完善最初建立的顱腦損傷患者護理風險評估,提出整改措施,持續質量改進。

2 體會

醫療護理行為在實施過程中一直都存在各種風險和不測,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冒險行為,我們在進行這項勇敢者的職業的同時,要加強各項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預見性工作能力,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