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作為整合創新資源、優化科技創新服務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其建設成效對提升區域內科技創新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泰州市各級政府積極推動本地區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創新資源,培育新創企業,提升企業科技研發能力,促進本地區整體技術水平提升。本文從介紹泰州市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現狀出發,剖析泰州市科技服務平臺發展過程中現存的主要問題,對如何加強泰州市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提出相應對策措施。
關鍵詞:科技創新;泰州市;投融資服務;平臺管理機制
一、引言
在全球出現“逆全球化”潮流及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科技創新已成為重構世界競爭格局的新引擎,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通過科技創新,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前沿技術領域不斷實現突破,為中國經濟實現長期穩定的高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泰州市政府將創新列為泰州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泰州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泰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強化創新驅動,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通過科技創新全力推動泰州產業結構優化和新舊動能轉換。近年來,泰州市政府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有效地推動泰州市公共技術服務的供給和應用,實現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科研資源有效整合,幫助企業提升自身創新實踐能力。
二、泰州市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現狀
泰州市政府大力推動泰州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組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節能與新能源“三個創新中心”,打造互聯網及大數據、金融“兩個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目前,泰州市圍繞“1+5+1”現代產業體系,在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制造及高技術船舶、節能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化工及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和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等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為滿足企業科技創新需求、解決產業關鍵技術、重點技術、共性技術難題、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經濟科技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江蘇省科技創新平臺網站數據,截至2019年底,泰州市共建有江蘇省級科技服務平臺145家。其中公共研發平臺1項,企業創新平臺134家,公共服務平臺10家,其中公共研發平臺為江蘇省獸用生物制藥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134家企業創新平臺包括企業重點實驗室5家,院士工作站1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5家;10家公共服務平臺均屬于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泰州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泰科易平臺)為例,泰科易平臺是在泰州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由科易網承接搭建的泰州網上技術專利與科技服務交易平臺。該平臺是泰州地區最大的網上綜合性科技服務平臺,集科技成果展示、技術難題求解、技術評估、技術交易、經紀培育、科技咨詢、知識產權服務以及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等功能于一體。截至2020年8月,泰科易平臺已累計在線推介科技成果112480項,入駐專家6738人,合作院所272家,實現科技成果供需對接7910次,簽約合同1208份,累計合同金額10.5億元。在泰州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之下,泰州科技水平的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2019年,泰州市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2.6%,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全年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專利申請2502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279件;專利授權1487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03件;年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3件,比上年增加1.8件。2019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28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企業技術中心27家,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974家。
三、現存不足
(一)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院校等不同的參與主體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政府在平臺建設初期居于主導地位,作為平臺發起者和管理者提供政策指導和軟硬件條件支持,但在平臺發展趨于穩定成熟之后,政府職能定位應更多的由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在平臺日常運營中,不能流于表面,滿足于頻繁舉行各種會議、訪問及考核,而對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關注不足,影響企業科技水平提升效果。
(二)平臺服務功能不完善首先,在科研資源方面,相對于上海、蘇州等科技強市,泰州市在科研專利、研發人員、實驗設備等存量較少,導致服務平臺可提供的能夠泰州市企業技術需求的科技產品選項不多,同時,服務平臺在知識產權、市場拓展、科技人才引進、管理咨詢等多方面服務水平仍顯不足,在對企業技術水平的服務配套效果上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三)平臺重復建設現象較為明顯。近年來,泰州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在類型和數量上都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為企業科技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但隨著平臺數量及類型的豐富,也很容易出現重復建設、職能重疊的現象。另外,由于泰州市科技服務平臺多由本地區的區縣政府部門的牽頭建設,容易導致不同平臺之間各自獨立,缺乏有效資源整合,降低平臺服務效率和水平,影響企業使用平臺熱情,導致平臺整體使用率較低。
(四)平臺發展缺乏持續資金支持泰州市科技創新平臺現階段運行資金主要以政府財政資金補貼為主,泰州市各級政府通過給與一定的服務補貼和支持,以推動平臺又快又好發展。如泰州市政府通過發放“泰科易”平臺成交項目專項獎勵等措施,推動該平臺成交規模和成交項目科技含量的提升。但以長遠發展視角來看,泰州市多數平臺的盈利模式還未完善,缺乏持續穩定資金支持,一旦出現財政資金投入減少等情況,可能會出現服務項目無法有效開展,服務水平難以提升。
四、政策建議
(一)轉變政府職能在泰州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初期,只有憑借泰州市政府的科學規劃,在政策及財政上給予有力支持,平臺才能減少一系列不可控外部因素影響,實現正常經營和有序發展。在平臺發展步入正軌之后,政府需要實現從“掌控者”到“服務者”的角色轉變,這一角色定位的變化就要求泰州市政府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中不斷轉變和提升其行政理念。首先,政府需要減少過度的行政干預,更好發揮統籌作用,由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其次,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機制,積極引導泰州市本地企業參與平臺運營交易,以企業實際技術需求和意見反饋為導向,推動平臺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二)提升平臺服務能力泰州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可以通過具備企業技術需求網上調查、邀請部分企業開座談會等方式,精準掌握泰州市企業目前需求較大的技術項目,根據這些技術需求內容整合平臺資源,提出可行的有針對性的技術解決方案。通過“離岸孵化”、“柔性引進”等手段,集聚異地優勢研發資源,開展“產、學、研、用”對接活動,提升平臺技術轉移能力,滿足企業實際技術需求。另外,各服務平臺要不斷提升平臺服務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短期集中培訓,在職進修等手段快速提高現有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技術創新類與服務平臺緊缺的專業類人才的引進,提高平臺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和工資水平,以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積極性,從而帶動平臺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三)引導平臺錯位有序發展泰州市政府應對泰州區域內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未來發展定位進行統一規劃,對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進行合理布局,引導不同類型平臺進行合理分工,錯位發展。各平臺應根據當地研發資源和自身特點,在共性技術研究開發、研發成果轉移、專用設備共享、科技企業培育等方向進行專業化發展,做到能在某一業務領域在本地區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助推地方企業科技水平提升,避免資源浪費。另外,泰州市政府可以引入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市場競爭機制,避免部分平臺對泰州市場的壟斷,推動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深化與企業技術合作,使平臺服務內容更加貼合企業實際需求,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四)建立平臺資金投入的長效穩定機制泰州市政府應對泰州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繼續給與穩定但有區分的財政支持,對于運行情況良好、社會認可度較高、軟硬件資源充足的平臺,政府應逐步退出直接的財政支持,改為實施創新研發和技術轉移的獎勵措施,鼓勵平臺擴大交易規模和服務范圍,使其能更積極的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對于某些發展潛力大,符合市場發展需求但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知名度的平臺,政府部門應提高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資,推動平臺迅速發展。對于少數重復建設、職能重合、服務水平低且無發展前途的平臺,政府應減少財政支持,通過“關、停、并、轉”等措施優化平臺發展格局,整合有效研發資源。
參考文獻:
[1]楊靜.蘭州科技大市場公共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9(2):68-74,80.
[2]李天寧.提升廣西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綜合服務能力對策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6):1-4.
[3]張學芳.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分析—以江蘇省泰州市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8(8):144-146.
作者:涂莊 王艷芳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